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献血的前世今生

2018-12-13 | 浏览次数:0

在古代,人们对血液的理解是未知且毫无科学依据的,直到如今的无偿献血也是经过了漫长且曲折的道路。

古罗马时期,许多欧洲人连皇室、神职人员,甚至科学家经常性地进食含有人骨、人血或脂肪的药剂,以除病祛邪,延年益寿。1492年,罗马教皇八世患中风,群医束手无策。一名医生提出饮用人血来治疗,结果病未治好,有3位年轻人还因放血过多白白送了命。15世纪后期,曾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病症都是血中“有毒”所致,因而放血疗法曾相当盛行,一直延续到16世纪。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血液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治病救人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直到1616年,英国医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在体内是流动的,才为此后的输血奠定了基础。

1665年,生理学家劳维尔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输血。他先使一条小狗出血,然后把大狗的颈动脉与小狗的颈静脉用管子(开始用芦苇管和羽毛管,后来改用银制管)直接连上,使小狗因接受了大狗的血而免于死亡。

1667年,法国医生丹尼斯用同样的方法把羊血输给一名有病的男孩也取得成功,随后他又给一位愿意做实验的健康人输羊血,还是安然无恙,被公认为第一位在人体上输血成功者。据历史真实记载,丹尼斯用小羊血输血中,先后有4人死亡,3人没有问题。在死亡的一人中,一个叫艾美特的人先后三次输血,前两次成功,第三次输血后病人突然死亡,被病人家属告上法庭。从此,输血作为治病的方法在法国被禁止。

1817-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利因经常见到产妇失血死亡,而想到用输血来挽救,他进行了动物之间的输血取得成功后,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1把椅子、1个漏斗、注射器和管子)开始将健康人的血液输给大出血的产妇,一共治疗了10例,除2例濒死未能救活外,其余8例中有4例救活。

1900年,奥地利病理遗传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首次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以后按血型输血,避免不同血型输血引起的致死性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兰德斯泰纳于1930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1998101日,我国实施《献血法》,确立了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实行外科手术的伤员,需要靠输血来救治。由于血液不能人工制造或是用其它的物质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献血来获取。所以,无偿献血就意味着帮助了需要血液的病人。要保障血液的安全,首先提供血液的献血者必须是身体健康者。因此,对血液来源、采血环境、化验检测、血液加工设备、冷藏与运输装备、合理的临床用血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进行质量监控。郭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