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神秘的血液世界—成分制备

2018-12-11 | 浏览次数:0

说到血液,大家可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吧,熟悉的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流淌着殷红的血液,陌生的是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为何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要靠输血才能救命?除了这些疑问之外,对于血液大家更多的感觉应该是神秘。诚然,这也是有渊源的,自古人们就将血液看得非常神秘,认为饮血或用血液洗澡可以恢复体力,甚至幻想能够返老还童,因此出现了“歃血为盟、血脉相连、血缘关系”等成语;包括电视剧情中经常出现的“滴血认亲”,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是由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开创,此方法含有血清检验法的萌芽,无疑对后世的血清检验法提供了经验;还有在现代游戏中,也以血值来衡量生命力,譬如“满血复活”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凡此种种都可以表明,人类对于血液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科普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非医学专业人士也逐渐了解了血液相关知识。我们知道,血液没有替代品,只能从健康人群内采集,采集后的血液要经过检测、制备、分类与储存等一系列关键环节。这次就血站“血液制备”这一方面给大家简要概述下,以此揭开成分输血的神秘面纱。

(一)血袋关键词:无菌,一次性,保养液。离体后的血液仍需要各种营养成分才能最大限度的延长保质期,目前保养液是C(枸橼酸钠)P(磷酸二氢钠)D(无水葡萄糖)A(腺嘌呤等),其中,保养液中枸橼酸钠是抗凝剂,同时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因它较难进入细胞膜,能阻止溶血发生磷酸二氢钠可使pH增高至5.63,防止红细胞膨胀失钾葡萄糖供给红细胞生存所必需的能量,维持ATP在一定的水平,保持红细胞形态完整,延长红细胞的存活期加入腺甙、次黄嘌呤核甙、腺嘌呤等,可延长血液的保存时间。有了这些“神器”加持,血袋里的红细胞就可保存35天啦。

(二)成分关键词: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采集的血液经过专用的血袋离心机离心后可观察到,上半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为血浆,约占容积的55%,下半部分是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液体为红细胞,约占容积的44%,在交界处,还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为白细胞、血小板层,约占1%。而后再经全自动血液分离机进行逐袋分离,其中,血浆含有各种无机盐、酶类、激素等,可运输养料和代谢产物;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所需要的氧,并带走组织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我们“忠诚的卫士”,抵御外界病毒细菌等入侵;血小板的功能则是参与止血与血液凝固;冷沉淀是指血浆中含有因子及纤维蛋白原一般用于因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出血的血友病患者。

(三)保存关键词:分类保存,温度,保存期限。浓缩、少白红细胞、红细胞悬液,2-6℃,35天;洗涤红细胞、解冻红细胞,24小时内输注;血小板,20-24℃,振荡保存,5天;冷沉淀-20℃以下,1年;新鲜冰冻血浆-201年,普通冰冻血浆4年。

那么,我们的血宝宝又是如何到达临床的呢,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血液下一站,供血服务科——血宝宝急诊之旅。(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