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让爱的传递永不停歇——江西省血液中心体检采血科

2018-08-24 | 浏览次数:0

  

        为进一步激发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卫生健康这一神圣的行列,进一步推动健康江西建设,紧紧围绕今年首个“中国医师节”活动“尊医重卫,共享健康”主题,在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内开展了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全省医师优秀团队”和“全省医师优秀个人”的推荐评选活动。推荐评选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民主择优的方式进行。活动得到了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共评选出100个全省医师优秀团队和201名全省医师优秀个人。江西省血液中心体检采血科荣获“全省医师优秀团队”,体检采血科科长黄会青同志荣获“全省医师优秀个人”。
 
        让爱的传递永不停歇——江西省血液中心体检采血科
        自1984年江西省血液中心建站,开始向省直各大医院供应血液以来。体检采血科,用那365日不间断的坚守,维护着生命的纽带,让“爱”在献血者与受血者之间永不停歇的流转。体检采血科目前共有职工6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含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9人。拥有职业医师10名。主要承担献血者招募、健康征询与体检,血液初筛与采集、献血者护理等工作,是保障江西省15家省直医院临床用血的主力军。长期以来,体采科以“忠诚履行输血使命,精益服务健康人生”为工作理念,以“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受血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为质量宗旨,以“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为工作动力,以娴熟技能和优质服务展示青年人的风采,获得广大无偿献血者信赖,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2005-2017年连续十三年获得江西省血液中心“先进集体”。连续获得2012-2013年度、2014-2015年度两届省直青年文明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
守护生命,是他们永不懈怠的责任

         

        面对病人迫切的眼神、面对家属声泪俱下的请求,能做什么?这个问题,是每一位入职体检采血科的工作人员需要回答的问题。很多时候,初来乍到的年青医师、小护士会被这个问题问蒙,第一个反应是“我们这不是医院,还会有病人家属来”,接着就会反问“我们要做什么”。培训的带教老师往往不会现场解答这个问题,而回等他们到达工作一线学习一月后才进行回答。因为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他们就会明白,要有一颗高度责任心,肩负自己守护生命的责任,维系献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爱的桥梁。职业道德教育,就是他们建立“高度责任心”的保障。为落实职业道德教育,体采科规定科室人员入职之前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到医院一线,倾听患者对生命希望,倾听医生对血液采集运用的建议;必须到血液采集一线,倾听无偿献血者对生命的奉献,倾听社会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必须跟班学习一月,倾听老员工对生命的感悟,对工作的责任。多年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塑造了体采科整体职工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2017年7月14日,省儿童医院电话告知血液中心血库,一个出生3天的宝宝出现新生儿溶血,急需O型RH阴性血600ml,病人家属也第一时间赶至省儿童医院献血屋,请求援助。接到相关信息,体检采血科立刻全员动员:一方面,积极开展电话、网络招募,寻找合适的献血者并立即组织人员登门采集;另一方面,请现场值班医师徐光照积极与家属沟通,及时将已开展的工作、工作进展通报给家属,并请家属宽心。病人家属被工作人员高度负责、主动作为、换位思考、热情高效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所感动,在积极感谢的同时也表示将号召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当日晚20:00,共有6名“熊猫侠”看到报道、接到招募电话后前来献血,共计献血1700ml,有了充足的血液保障,宝宝终于转危为安,家属为此激动不已,发出“我儿子流淌着人民爱心之血!”的感慨。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体采科职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我们无时不刻心系患者、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科室的每一位同志都充分认识到:血液,一头联系着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的爱心,一头牵着患者的生命;无偿献血者血液的奉献是无上崇高的,患者的生命是无比珍贵的,如果能尽己所能多动员成功一名献血者,临床就多一个病人有生命的希望,多真心对待一名献血者,那么社会将多一份爱心。


        甘于奉献,是他们坚守的动力
        体检采血科的科室职工平均年龄31岁,青年占77%。和同龄人一样,他们也有着恋爱、结婚生子等平常生活,有自己需要探望的父母、有需要关心的孩子。每当假日来临之时,谁不渴望回家看看爸妈、谁不期待带着孩子出去走走。但当假日来临之时,体检采血科职工往往都是奋战在街头巷尾,奔波在挽救生命的的路途上。2016年江西“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人物评选节目采访体采科医师黄会青的孩子,问小朋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孩子回答“我希望妈妈早点下班,不要这么晚回家”。很普通的一句话,很小的一个心愿,但却无法满足,因为更多的时候,为了亟待救治的病人,体采科职工只能选择工作。为了工作,体采科每个怀孕母亲都顶着烈日、迎着寒风坚守在采血一线工作直至临产。寒暑两季,科室职工自发延长工作时间,超时工作的比比皆是。领导询问大家累不累的时候,职工都很诚恳的回答“哪有不累的,当然是想休息的。但是当想到自己辛苦一点,可以多采一点血,多救治病人的时候,也不觉得辛苦了”。2016年4月06日,为抢救英雄“刘威”,很多无偿献血者自发的前往血液中心捐献血液,当日各献血点由的工作时间17:00延长至19:40,才基本将献血者接待完毕。当日22时10分,医师余航刚自单位回家不到3小时,就接到单位紧急电话:火箭军驻赣某部队看到中国江西网关于英雄“刘威”报道后,已经连夜组织官兵,期望今天晚上能开展献血活动。接到电话后,他转身就往单位赶,并协调同样刚回家不久的其余医护人员前来待命。23时,部队官兵赶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又采集了40余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待部队官兵离开时,已经接近次日凌晨1时,忙碌了一晚上的7位医护人员回到家中后,又必须在8:00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采血活动。这,仅仅是一个缩影。有时,为挽救病人,科室职工往往是自己先捐献血液,然后将工作服一穿,返身投入到紧张的采血工作中。没有谁提出来要补休,没有谁提出来要补贴,大家都觉得这是应该的,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就要有这种奉献精神。2016-2017年度,体采科职工总计11名员工获全国/全省无偿献血奉献奖。同时,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该科全体职工都加入了江西省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2013-2017年度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408人次,总计1632小时。他们用奉献展现了新时期青年人的风采,用奉献诠释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用奉献践行着守护生命的承诺。

 

         优质服务,是他们对无偿献血者大爱的回应
         患者临床所输的每一袋血液,都凝聚着无偿献血者的大爱,凝聚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希望。该科室的直接工作对象是无偿献血者,服务好每位无偿献血者,为无偿献血者创造一个温馨献血环境和愉快献血经历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多年以来,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们致力于打造“无偿献血优质服务窗口”品牌,通过不断优化环境,创新感动服务、亲情服务,不断提高无偿献血者满意率。优化环境,在献血屋建设中融入休闲观赏、温馨、无菌等理念,在献血网点建设上坚持“让献血者找得到、走不远”的原则,目前已建成10固定点+6流动献血车辐射南昌6区3县的献血网络;积极引进快速检测试剂及设备,满足献血者安全感、微痛感、时间短的要求;在献血点配备了娱乐电脑、科普仪、饮水机、雨伞架、擦鞋机、专用储物柜、报刊栏等,特别为献血时间较长的机采捐献者配备了IPAD电动按摩采血椅并架设了无线网络,无偿献血者可以在享受看电影、上网、听音乐等服务中愉快完成献血。创新服务,推行“首接负责制”、上门采血服务,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开通意见反馈及处理绿色通道,方便献血者;实行人性化全方位的“五心”工程,即微笑热心、主动关心、真诚细心、操作耐心、规范放心,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注重细节感动,提供亲情化服务,1杯热茶、1次细致体检、1个电话回访、1声节日问候、1条祝福短信等,努力实现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让无私奉献者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开展多项便民措施,为市民免费量血压、测血型,免费为市民提供防暑药品、针线包、充电器、饮用水、报刊杂志,为特殊日子献血者留影纪念等,争取更多的市民投身无偿献血队伍中。

         
        全面能力,是他们不懈努力提升的目标
         多年来,该科坚持以人为本,针对人多、流动性较大、年轻职工比例重、工作专业性强等特点,将创建“青年文明号”与提升能力相结合,狠抓队伍建设,重点抓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身心素养“三个教育”,努力做好“三个一”:即每日一小结、每周一交心、每月一好书,以增进科室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动整体素质提高,目前科室研究生3人,在职研究生在读2人,本科40人,全科一次性通过血站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该科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技术水平,除组织参加单位自主培训、外出进修之外,还在科室内部开展“二次培训”(即参加了外出培训学习的返回后向科室内员工培训),并第一时间运用微信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交流与探讨。该科坚持服务承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相印证,与每位职工签订服务承若书,要求保持微笑服务,始终如一以最美形象、文明言行面对无偿献血者,并积极开展“岗位技术能手”比武,一季度一考试,一年一比武,不断巩固提升医护人员在紧急抢救、日常体检上的能力。学习是辛苦的,但该科职工乐在其中,他们深知自己的付出会带给献血者安全感、更愉快的献血经历和满意笑容,他们辛劳的付出,收获的是不断增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不忘初心,为拯救生命四处呼吁献血——江西省血液中心体检采血科科长黄会青
          黄会青,女,1982年8月出生,2004年7月参加工作,现担任江西省血液中心体检采血科科长兼江西省输血协会副秘书长。在她加入无偿献血事业的十几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工作在一线,当一名体检医生时,她寒冬酷暑,始终坚守在街头;当献血车停放遇到障碍时,她绞尽脑汁,寻找解决方法;当血液库存告急,街头采血不足时,她奔波在各单位寻找血源,即便受尽冷脸,也不放在心上;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她从容不迫,以最快的速度带领团队积极面对……无论何时她都挺在前面,只为不忘初心:找血、救人。
绞尽脑汁只为布局好每一个献血点

           

        一个好的献血点,有助于覆盖更多的献血人群,有利于爱心人士就近献血。为此,她要先后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实地观察人流量、随机采访路人,有的甚至前后要观察近半年。一辆献血车能在街头停放,她往往要跑至少四个部门,最后还要得到附近商户的理解与支持,提供场地、水、电,保证献血车的正常运作,而很多商户都会以献血车妨碍生意等理由拒绝停放,她不得不反复跟商户交涉,受尽各种冷言冷语。现在八一广场停放的献血房车,是南昌市第一辆献血房车,房车因体积偏大只能晚上十点后用大型货车拖入市区,经与城管、交管、城市规划、商家等多方协调,她和同事冒雨连夜奋战六个多小时,凌晨四点才被停放妥当。但没过多久,房车附近的商店认为挡了风水,多次剪毁电缆、用胶水堵住门锁等想让她畏难迁走,她立即联系派出所做好笔录及保存影像监控资料,同时登门拜访商家,苦口婆心的劝说,现在房车周边商家也都成了无偿献血的拥护者和志愿服务者。单位目前现有固定献血点的正常运转,无不浸润着她辛勤的汗水和道不尽的辛酸。
   
       不惧挫折用行动感动人们多一份理解
       她所在科室承担着江西省所有省直医院每年20多吨临床用血的采集任务。每逢酷暑炎夏、寒冬腊月,街头无偿献血人数就急剧减少,她必须到各家单位去“化缘”,可是,要成功组织一个团体单位献血并非易事。2013年6月,在去某所高校联系组织献血时,某高校负责人明明在单位却推说不在,后通过朋友关系拐了几道弯才见到这位负责人,在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这位负责人终被打动,约定定期组织学生献血。还有次她去开发新的献血单位,门卫把她挡在了门外,大中午站在烈日下足足等了2个小时,终于感动企业负责人,同意让她到现场宣讲,为了不影响企业工作又能达到宣传效果,她一个办公室接一个办公室的解惑答疑,半天下来累的嗓子都说不出话来,最后,当看到有10人报名献血的时候,她心里充满了喜悦。虽然日常工作中经常要忍受不理解的白眼、冷漠及怨言、吃“闭门羹”、坐“冷板凳”,但她依旧心怀感恩、不惧挫折、迎难而上、无怨无悔,顾不上满头汗水,顾不上肚里唱响空城计,只为更多的人理解并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无私奉献只为争取多一些宝贵血液
          早些年去安义县没有高速,采血车每月只去一次,献血的人特别踊跃,为在有限时间内多采血,连喝水、吃饭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后来她形成习惯,只要去安义县,早上尽量不喝水,中午饿了就吃块巧克力,这样就可以挤出了更多时间为献血者服务。还记得一个深夜里,医院打来电话说几个车祸病人急等血小板救命,她和同事连夜电话招募了近40个献血者,又接着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连续奋战十三个小时,等她微笑服务送走最后一个献血者后,边吃着当天唯一一顿饭边累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同时,她作为一名管理者,白+黑、5+2是她工作常态,白天采血、晚上思考科室管理是工作的基本模式,虽然离家只有10分钟步行路程,但准点下班与家人共进晚餐成了奢望,小孩刚3个月就上班、刚满2岁就送幼儿园,常年长时间、强压力、高紧张的状态和她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拖垮了她的身体,医生建议她动手术也因工作忙一拖再拖,直到某天疼痛倒地被家人送往医院。家人由不解到无奈,由无奈到理解到支持。
        “自己多一份努力,患者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传承了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奉献精神,在勤奋敬业中抛洒汗水,用真情、爱心和责任心为献血者服务,在献血者和患者间架起了一座和谐的爱心桥梁。


文/余航 欧阳金桥

编辑/刘金平

校对/欧阳金桥